天下皆知,定窯瓷器以白瓷著稱。“定窯花瓷甌,顏色天下白。”元代劉祁的這句話,足以說明當時定窯白瓷的產量之大。
但,定窯為什么會是白色的呢?
用現代技術手段來分析的話,定窯白瓷的釉,其實為“石灰釉”,而且從古定白瓷的釉面分析來看,其“它不是選擇石灰巖作為基礎原料,二十選擇風化已久的CaO含量高的白色粉狀原料配比而成”。
再有就是,定窯瓷器的白,不是那種純粹的白,而是白中閃黃的白、白里閃青的白。再燈光透射下,這樣的白,看起來暖暖的,讓人很舒服。為什么為這樣呢?
一方面,古代定窯人燒紙瓷器時,可不能像現在這樣可以輕松控制窯溫,以模擬各種燒成曲線,他們全靠經驗和眼力來完成燒制過程中“溫控”;另一方面,燒窯原材料中已有煤、柴,其產生大量的煙會被釉面吸收。
再綜合胎土成分、制作工藝、釉料薄厚、燒成氣氛等方面,定窯白瓷的釉色也就出現閃黃的白、白里閃青這種特點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