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所周知,定窯以生產微微發黃的象牙白瓷的著稱,除此之外,還有紫定、綠定、黑定等,關于黑定,可以看《黑定,是定窯瓷器中的高級貨嗎?》這篇文章。在定瓷諸多釉色中,最傳奇的當屬紅定,紅定到底是什么樣,迄今沒有定論,也沒有一件館藏實物存世,只留在了定瓷收藏愛好者美好的想像中了。
人們一提到“紅定”,大多會用蘇軾《試院煎茶》中的那句“定州花瓷琢紅玉”來佐證紅定的真實存在,但這其實是一種誤讀,具體可以看《“定州花瓷琢紅玉”的千古謎團,一篇文章說清楚》這篇文章。
其實,早在戰國時期,我們就能在陶瓷上看到古人用朱砂作為紅彩顏料進行裝飾,到了魏晉南北朝,這種紅彩點染裝飾的手法被用在陶俑上。而在唐三彩的一些俑像作品中,我們會發現當時已經開始大量運用紅彩涂染唇腮、發髻。但是,這些工藝手法都屬于冷裝飾,也就是等器物燒成以后,再用紅色點染。紅定則需要先上紅色釉,再經高溫燒制,我國鐵紅釉的創燒則始明代,而明代定瓷早已消消亡,所以在紅定在明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燒制成功的。
但是,在一些古代文獻記載中,卻又記錄有關于紅定的描述,比如南宋人周輝的《清波雜志》中,記載有:“玉牒防御使仲輯,年八十余,居于饒,得數件,相似于比定州紅瓷更亮者”,元代蔣祈的《陶紀略》中,也將定窯的紅釉瓷用來與景德鎮瓷做對比,記載有:“景德陶,昔三百余座。埏埴之器,潔白不疵,故鬻于他所,皆有饒玉之稱。其視真定紅瓷,龍泉青秘,相競奇矣。”那么,是這些古人的記載有誤嗎?
其實并不是,而是這些古人將一種發紅的醬釉瓷當做了紅釉瓷,在中國古陶瓷專家葉喆民所著的《中國陶瓷史》中,就將紅定定義為宋代定窯的醬紅釉瓷器,也稱定州紅瓷。除此之外,在1950年的時候,故宮博物院曾組織專家對定窯遺址進行考察,最終采集到的一些醬色釉瓷器標本,有些醬色釉呈現紅色,這也佐證了葉喆民的說法。
如今,隨著定瓷燒制技藝的提高,用高溫燒制出真正的定窯紅釉瓷器,并不是一件難事,比如大宋定窯設計的一款快客杯,就有兩種款式,一種是精美的紅釉瓷,另一種則是古代罕見的藍釉瓷,如果你喜歡它們,屆時可以來我們官方淘寶店購買。